清水混凝土常見質量缺陷的治理方法
清水混凝土是指一次成型,不做任何外裝飾,直接采用現(xiàn)澆混凝土自然色作為飾面,因此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,色澤均勻,元碰損和污染,對拉螺栓及施工縫的設置整齊美觀,不允許出現(xiàn)普通混凝土的質量通病。
清水混凝土常見質量缺陷的治理方法
1、根部漏漿
防治與消除方法:柱模板支設前應對柱根部模板支設處用1:2水泥砂漿找平,找平層要用水平尺進行檢查,確保水平平整;柱模板下口全部過手推刨,確保下口方正平直,柱模板底部還要粘貼一道雙面海綿膠帶,以利模板與找平層擠壓嚴密;柱根部應留設排水孔,模板內沖洗水利于排除,澆筑混凝土前要用砂漿將排水孔與柱根部模板周圍封堵牢固;對于柱與柱接頭處,可在下層柱面上、模板根部部位水平粘貼一道一定厚度的海面膠帶,支設加固模板時,可保證模板底部與柱面擠壓緊密;澆筑混凝土前必須接漿處理,即在柱根部均勻澆筑一層5cm-10cm厚的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。
2、模板接縫明顯與混凝土錯臺
防治與消除方法:選用規(guī)格、厚度一致的木膠合板、方木與pvc內貼板,膠合板可采用酚醛覆膜木膠合板模板,該模板選用優(yōu)質主體材料,表面用防水性強的酚醛樹脂浸漬紙,光潔平整,強度高,重量輕,防水性強,特別適用清水混凝土工程,確保加固用方木尺寸精確統(tǒng)一,模板和pvc內貼板厚度使用前要仔細檢查,確保將厚度一致的材料用到同一構件中;模板組合拼裝時,嚴禁模板縫、pvc內貼板縫與方木接合縫三縫合一; pvc內貼板縫間要用膩子補齊后粘貼2cm寬透明膠帶紙;大組合模板接頭處應將模板邊緣用手工刨推平,然后貼上雙面膠帶,保證對齊后再進行拼接;加固用鋼管箍或槽鋼箍嚴禁撓曲、變形,且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,確保清水混凝土表面平整。
3、柱梁線角漏漿及起砂與不順直
防治與消除方法:木線條要確保規(guī)格一致,線條順暢,進廠后使用前,要統(tǒng)一逐根挑選,撓曲變形及開裂者嚴禁使用,木線條上刷膠及膠帶紙粘貼要專人施工,專人負責,木線條上粘貼膠帶紙要寬些,每邊寬出木線條邊2cm,要雙面收頭,若發(fā)現(xiàn)有膠帶紙鼓泡現(xiàn)象,用針刺破以排出氣體,木線條安裝時與模板接觸部位要粘貼雙面海綿膠帶,以便安裝時與模板擠緊擠密,木線條上海綿膠帶與木線條邊要貼齊,禁止出現(xiàn)兩者間里出外進的情況;木線條往模板上釘時,必須拉出木線條邊線,逐根挑選,確保把規(guī)格一致的木線條釘在同一構件上,木線條一般固定在小面模板上,釘子間距為200mm-500mm,以保證木線條在支設大面模板時不變形,柱梁模板角部pvc板兩邊都要留出lcm寬空地,防止安裝木線條時,釘子將pvc板釘裂,木線條上的釘帽處順直貼整條窄膠帶。
4、清水混凝土表面氣泡
防治與消除方法:混凝土應分層澆筑,采用測桿檢查分層厚度,如5ocm一層,測桿每隔50cm刷紅藍標志線,測量時直立在混凝土表面上,以外測桿的長度來檢驗分層厚度,并配備檢查、澆筑用照明燈具,分層厚度應滿足要求,待第1層混凝土振搗密實,直至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并產生氣泡為止,再澆筑第2層混凝土,在澆筑上層混凝土時,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左右,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;
清水混凝土振搗應插點均勻,快插慢拔,每一插點要掌握好振搗時間,一般振搗時間20s~30s,過短不利于搗實和氣泡排出,過長可能造成混凝土分層離析現(xiàn)象,致使混凝土表面顏色不一致;混凝土振搗時,振動棒若緊靠模板振搗,則很可能將氣泡趕至模板邊,反而不利于氣泡排出,故振動棒應與模板保持150mm~200mm左右間隙,以利于氣泡排出;混凝土的坍落度、和易性和減水劑的摻入都對混凝土振搗產生一定的影響,我們可選用合理的外加劑,適當增加混凝土攪拌時間,適當增大坍落度等方法,在利于混凝土振搗的同時,減少混凝土氣泡的產生。
下一篇: 了解裝飾混凝土輕型墻板的色、澤、質、形